河南新县:“红色旅游 ”助力脱贫攻坚
作者: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9-7-23 11:50:50 浏览次数:945次
 河南新县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是黄麻起义策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落脚地,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重点县,脱贫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新县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政治、文化、富民、民生综合功能,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基本理念,以“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攻坚,取得了良好的扶贫成效。2016年,全县接待游客287.3万人次,同比增长12.76;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15.8%。今年1-7月,全县共接待游客276.66万人次,同比增长62.9%;旅游综合收入13.67亿元,同比增长63.8%。 
  “红色旅游+精神”。扶贫需要精神力量,扶贫也造就精神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的跋中所言:“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长期的革命斗争,为新县留下了365处革命历史遗址和纪念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新县,当时不足10万人,就有吴焕先、高敬亭、叶成焕等5.5万名优秀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这正是因为,新县的老百姓认定只要跟着共产党就能翻身得解放,所以,横下一条心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打天下,义无反顾,前赴后继。大别山精神,是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在新的形势下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新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在脱贫攻坚战中不仅用力,更用心、用情。他们注重从强化“精神”入手,通过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激活干部群众的红色记忆、奋斗意识和拼搏精神,让大别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注重扶贫先扶志,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在大别山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全县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级园林县城、国家级卫生县城、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等殊荣。脱贫攻坚新县收获的不只有“脱贫奔小康”,还有摆脱贫困的那股精神力量。 
  “红色旅游+机制保障”。推进脱贫攻坚,关键在落实,基础在制度。新县围绕凝聚扶贫合力、盘活扶贫开发“一盘棋”,坚持健全完善抓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机制,压实责任,构建扶贫大格局。一是强化党政统筹机制。成立新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县委书记任主任,县长任第一副主任,55个乡镇和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强化其在旅游发展重大事项决策、重点规划审核、重要项目建设、市场监督管理和跨部门、跨地区工作统筹协调等方面的职能职责,改变了过去旅游部门“小马拉大车”的局面。二是完善综合管理机制。围绕“鄂豫皖红色首府”的目标定位,成立副处级规格的首府旧址景区管理委员会,统筹全县红色旅游开发和提升,改变了过去每个红色旅游景点条块管理、各自为政的状态,形成了红色旅游综合管理机制。三是建立旅游执法机制。创建“1+3+2”的综合执法机制(旅游巡回法庭、旅游警察大队、旅游工商质监分局、旅游安监分局、旅游食品安全监察大队),各红色旅游景区设立综合执法办公室,形成“多方联动”的全域旅游执法体制,实现了旅游市场“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工作目标。四是强化督导考核。把抓旅游助力脱贫攻坚实绩作为班子考核、干部提拔、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激发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红色旅游+精品项目”。实施红色首府、英雄山、将军山等红色旅游项目,建成鄂豫皖苏区将帅馆、红四方面军将士纪念馆、忠孝园、大别山红歌广场、八月桂花遍地开主题雕塑广场、鄂豫皖苏区第一个消费合作社纪念馆等精品项目30多个;恢复重建刘邓大军司令部旧址、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成功创建红色首府、许世友将军故里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8个,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实现县域智慧旅游一掌通;建成红色主题公园10余处,其中,招商引资建设的大别山露营公园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设,于今年5月开始营业。园区现拥有98间/套木屋式居住区,46台居住式房车,28台休闲式集装箱房和可容纳300人同时就餐的大型景观餐厅等。通过项目建设,完善所在乡村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为村民提供建设、维护等务工机会,吸纳贫困人口20多人就业,人均月增收3000元。一系列红色旅游精品项目的实施,带动了景区、景点周边乡村居民参与餐饮、住宿、交通、购物、景区运营等红色旅游相关产业,实现就业创业、增收脱贫。 
  “红色旅游+厕所革命”。积极响应国家旅游局“厕所革命”的号召,坚持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原则,共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300多座,其中A级以上旅游公厕200多座,创新提出由景区景点和相关县直部门、乡镇区村两委一把手担任厕所所长,形成了“一厕一所长、一厕一档案”的建管模式,实现A级景区、美丽乡村旅游点、精品旅游线路、交通集散点旅游厕所全覆盖。 
  “红色旅游+交通”。全力打造“一城三线”精品旅游线路,完成S213改线和S339、G106、G230旅游主干道升级改造,县城—香山湖—许世友将军故里旅游公路建成通车;县城区“六路三桥”改造工程顺利完成,建成县乡旅游公路645公里,旅游登山步道130公里;筹划建设大别山红色旅游高速路线,实施大悟—新县卡房—郭家河—红安的红色旅游连接线项目;启用电动公交50辆,建成共享单车系统,设置租赁点30处,自行车450辆;成立旅游运输公司,新开多条红色旅游线路,构建了域外联通、域内便捷的红色旅游交通网络体系。 
  “红色旅游+产业”。“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产业要适应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完善。这一要求为进入决胜阶段的扶贫攻坚工作指明了方向。产业扶贫,关键在精准定位,难度也在精准定位。如何“嗅出”根植于这片红土地上的特色与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产业?作为拥有36万余人,直接、间接从事旅游业多达5万余人的新县主要领导,不盲目跟风,更不一哄而上,而是结合实际深入乡村,进行深度调研,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确立了用红色品牌吸引人、用红色精神感染人、用绿色生态留住人的“红色旅游+”战略,提出了“山水红城健康新县”的发展目标。 
  “+农业”。新县是农业大县,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村贫困户脱贫。第一,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等方式,有效促进红色旅游与农业融合发展,实现旅游业反哺农业,使农户成为旅游商户,农产品变成旅游商品。例如,田铺乡许世友将军故里景区带动周边70户村民从事杭白菊、草莓、铁皮石斛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和销售(其中贫困户20户),年均增收3000元。全县形成了茅屋冲、绿康园等10余个精品景观带、农业观光园和生态体验区,带动了当地农家乐、民宿产业的发展。第二,依托茶叶、油茶、板栗、山野菜等丰富的土特产品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全县开发山茶油、蒸青茶、葛根粉、土布、根雕等特色旅游商品100余种,培育了新林茶叶、绿达山茶油、安太食品公司等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70余家。第三,依托红色旅游发展带来的人气和产业基础,加强古村落等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与北京“绿十字”合作,会同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了“英雄梦、新县梦”规划设计公益行活动,完成26个规划设计方案。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将古村落开发保护与发展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全县有9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9个村入选中国景观村落、23个村入选河南省传统村落。第四,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六小工程”,建成了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40个,达标村128个,极大改善了贫困村卫生环境和群众的精神面貌,提升了脱贫攻坚的信心。第五,围绕新县“九镇十八湾”的发展布局,先后建成西河湾、杨高山、丁李湾等乡村旅游示范点,规划建设了古村落生态博物馆、民俗博物馆、油茶文化博物馆;成功举办全国首届乡村复兴论坛、“大别山(新县)乡村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形成了乡村旅游品牌效应和聚集效应,有效盘活了乡村旅游经济,带动了贫困群众就业增收。第六,新县发展农家乐480余家、民宿30多处。如田铺乡河铺村,该村是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许世友将军故里所在地,全村有贫困户66户,贫困人口247人。该村依托许世友将军故里景区发展农家餐馆10家(其中2家由贫困户经营),发展民宿6家、大别山干部学院体验教学点6个,提供景区管理、维护等用工岗位30个,解决5名贫困人口就业,年人均增收4000元;带动6户贫困户开设旅游购物点,年均增收4万余元。 
  “+工业”。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药品生产经营为主业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也是鄂豫皖革命老区和全国橡胶膏剂药业中首家上市公司。新县近水楼台先得月,依托羚锐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把发展健康旅游作为新县未来旅游发展新引擎,创建工业旅游示范点,利用羚锐公司完整的药品制造产业链,向游客展示药品规模化生产过程,通过零距离体验,使游客了解对产品材料选择和制作工艺流程,体验产品品质和企业文化,年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同时,利用羚锐公司的品牌优势,按照“公司+油茶专业合作社+基地”的经营模式,成立绿达山茶油公司,把山茶油资源开发成为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有益消费者健康的绿色产业。截至目前,羚锐公司带动新县发展油茶种植基地26万亩,帮助上千贫困户增收脱贫。 
  “+体育”。结合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山地资源,新县将红色旅游景区(点)与周边山地、步道等体育健身资源整合起来,全力打造集红色教育、休闲度假、运动体验、康体养生、赛事观赏于一体的体育旅游线路;建设全民健身公园、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大别山体育馆等一批国家级体育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卧佛山庄养生休闲示范区、将军故里红色体育旅游示范区、小潢河环河健康步道,融旅游、运动、健康为一体。2016年以来,先后举办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暨将军山登山大赛、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联赛、全国百公里户外运动挑战赛、亚洲越野大师赛(新县站)等系列国家、国际级体育赛事活动,在老区形成了体育热、健身热,吸引了国内外体育运动爱好者来新县参加比赛、旅游观光,带动了住宿、餐饮、交通等消费,为群众创造了更多在家门口创业、就业的机会。 
  “+‘双创’”。新县田铺乡是一代名将许世友将军的家乡。近年来,新县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给老区带来客源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优势,以“乡村创客”为主题,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指导该乡田铺大塆村三色农耕园艺合作社与上海蔓乡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度合作,集融智、融资、融新、融创于一体,整合文创手工联盟、文创艺术联盟、微创企业联盟、高校联盟、传媒联盟等“双创”资源,把创新创意融入新县美丽山水,以时尚元素增辉传统村落,打造了集20余家特色小店于一体的河南省首个“创客小镇”,使田铺大塆走出深闺、走向大众,为文化旅游、美丽乡村建设探索了新模式,开启了新思路,为敢创者搭建了优质平台,为愿创者拓展了筑梦空间。在此带动下,田铺大塆开办农家乐12家,吸引返乡农民工15人,解决33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11人),使老区群众共享旅游发展红利。 
  “红色旅游+培训”。红色培训伴随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应运而生。新县抢抓机遇,紧扣“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主题,深入挖掘大别山红色精神内涵,拓展红色培训。一是筹资建成大别山干部学院,面向省内外党政机关、企事业团体开展理想信念、群众观念等党性教育培训。借助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出现场教学、访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红色故事会等10余种教学培训形式。自2014年开班以来,共培训了12万余人,综合收入2亿元;今年1-7月培训3万余人,综合收入达5000多万元。二是为解决大别山干部学院培训应接不暇、供不应求的矛盾,今年以来,先后成立17家红色培训机构,面向全国党员干部、企事业高级管理人员、青少年学生等对象开展理想信念、红色传统、红色精神教育培训,引导学员多层面、多角度了解和熟悉大别山革命历史,感悟大别山革命传统,做到以景动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让学员在培训中自我感知、自我感悟,实现红色教育的生动化和实效化。截至目前,共培训学员1.5万余人,综合收入2000万元。三是积极争取使新县多处红色旅游景区(点)被国防大学、国家行政学院等9个中直、省直单位确定为现场教学培训基地。培训产业健康发展,强化了红色教育,传播了红色文化,带动了地方发展,走出一条教育培训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据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评估,大别山红色教育旅游区域品牌价值为38.62亿元。 
  “红色旅游+区域合作”。坚持红色旅游全域发展观,积极推动建设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域协作联合体,加强与湖北、安徽等省旅游部门开展协作,共同打造大别山区域红色旅游产品,携手塑造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和统一品牌;邀请郑州、武汉、合肥等主要客源地200多家旅行社来新县考察,重点推介新县“红色之旅”精品线路,带动大别山红色旅游景区及周边县市关联产业协调发展。在8月27-29日举办的“千里跃进大别山红色旅游助脱贫”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鄂豫皖三省十市旅游部门共同签署了《大别山革命老区十地市红色旅游助脱贫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助力脱贫攻坚,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红色旅游+互联网”。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必然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红色旅游+互联网”早已成为红色旅游实践创新的重要方向,红色教育、培训、管理与服务都将逐步在互联网上“飞”起来。目前,新县创作的《红色大别山》《信念的力量》舞台剧和《首府红潮》、《送郎当红军》《歌唱将军吴焕先》等红色歌曲,协助拍摄的《上将许世友》《五更寒》、《大别山劲松》《大转折》《八月桂花遍地开》《兵法乡村》等多部经典影视片,录制的大型访谈节目《永远的红军》等,已经借助互联网传遍全国。 
  事实证明,发展红色旅游是提升老区群众的获得感,让老区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好路子。截至目前,新县已有22个贫困村2297户7683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着眼未来,可以期待的是,新县将继续全面吹响旅游扶贫攻坚战的号角,以中央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为契机,扎实推进旅游扶贫,为实现“2017年整体脱贫、2018年建成河南省革命老区扶贫开发示范县、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砥砺奋进。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预订须知 | 付款方式 | 友情链接

豫ICP备19019591号-1

河南省中青国际旅行社~乐途假期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及时提醒,我们会尽快处理

 


网总管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