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在“部长通道”表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使旅游的品质得到提升,旅游使文化得以广泛传播。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文化可以更加富有活力,旅游也会更加富有魅力。
去年境内旅游人数达55亿人次
对于这一年来推动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雒树刚表示,文化和旅游部推出了更多文化和旅游的精品。“现在人民群众对文化和旅游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缺不缺’到了‘好不好,精不精’的发展阶段,为适应这种文化和旅游供给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也从数量追求,转到质量和品质的提升。把质量作为文化和旅游的生命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多推出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文化产品;多推出能够修身、养性,能够使人民享游、爱游的优质旅游产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和旅游不断增长的需求。”
同时,文化和旅游部也把更多优质的文化资源转为优质的旅游资源,以优质的文化旅游资源为主线,精心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使群众能够享文化、乐旅途。雒树刚举例说,比如博物馆就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资源,现在也成为热门的旅游景点。现在“博物馆里过大年”已经成为一个新年俗,今年春节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文化热、旅游火。
事实上,2018年文旅融合开局顺利。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境内旅游人数55.3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8%;入出境旅游总人数2.91亿人次,同比增长7.8%;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
在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惠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黄细花看来,如今深度旅游已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对旅游的新认识、对旅游产品的新要求。文化需求是旅游的根本动因,旅游过程实际上是文化体验和享受,旅游的很大潜力取决于文化魅力和吸引力。文化是内容,旅游是载体。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刘旗也表示,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应该是具象化的,按照产业化、市场化规律来进行,与旅游结合,打造文化内涵深厚的旅游产品,让市场认可,让百姓喜爱。
多措并举提高游客出行体验
“去年我国境内旅游人数是55亿人次,一年人均出游4次,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已经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必需品。”雒树刚说。
正是伴随着这一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对出行体验感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一些旅游景点仍然存在着基础设施差、“天价宰客”等现象。对此雒树刚表示,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要创造更加舒适、便利的旅游环境。
“旅游既是大产业,又是大民生,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研学旅游、休闲旅游、康养旅游等业态,大力改善旅游场所的基础设施,提高旅游场所的接待和服务水平,使我们的旅游环境更加个性化、舒适化、便利化。”雒树刚说。
他还表示,要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实现安全旅游、文明旅游。安全是文化和旅游的生命线,要牢牢守住这条红线,不断完善包括监督检查、预警提示、应急处置在内的安全保障体系,要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要加强市场的管理,加大对酒店、餐饮、导游、购物的市场监管,坚决打击欺诈、宰客、不合理低价游、强制消费等不良的市场行为。
“同时,我们还要对A级景区和星级酒店进行动态管理,健全退出机制。我们要大力倡导文明旅游,引导游客的文明行为,营造文明旅游的环境,要使文明旅游体现在吃、住、行、游、购、娱的各个环节。”雒树刚说。
此外,要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去年我们出境游近1.5亿人次,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客源国。”雒树刚说,所以一方面要积极地采取措施,保证出境游客的安全;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引导出境游客的文明旅游,要使中国游客成为中国形象的体现者、中国故事的传播者和中国文明的代言人。